幕末

从尊王攘夷到倒幕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从尊王攘夷到倒幕
0

日本的大门被敲开,德川幕府的虚弱暴露出来了。于是一些强藩的大名,如水户的徳川齐昭、萨摩的岛津齐彬、越前的松平庆永、土佐的山内丰信等,趁机要求“改革幕政”(史书上常称他们为“幕政改革派大名”),也就是说废除幕府独裁,让他们也参与幕政,在他们的手下,还有象越前藩的桥本左内、萨摩藩的西乡隆盛等出谋划策或往来奔走的藩士。除此而外,还冇一些反对幕府的保守无能而主张改革的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文人,如吉田松阴,梅田云滨,赖三树三郎、梁川星岩等等。这些人一时成为幕府的有力批判者。诗人梁川星岩写诗讽刺将军说:“当今乃祖气凭陵,叱咤风云卷地兴。今日不能除外衅,‘征夷’二字是虚称。”——几乎是直接否认将军的存在价值。

1858年1月,幕府经不起哈里斯的威逼,议定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但却不敢贸然签字,便派大员前往京都请求天皇批准(敕许条约)。哪知孝明天皇在改革派大名的劝说下居然未予批准。恰恰这时又发生了选择将军继承人的问题。这样,改革派和保守派便围绕着“敕许条约”和“将军继承人”两大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斗争。1858年4月,保守派的中坚人物彦根藩主井伊直弼出任大老。他不仅未经敕许就签订了条约,而且独断地决定了改革派竭力反对的德川庆福为将军继承人。接着,他开始大规模地镇压反对派,逮捕和处分了一百多人,其中包括诸侯、宫廷贵族和幕臣、藩士以及脱离藩籍的武士(浪人),象桥本左内、梅田云滨、三国大学、赖三树三郎、吉田松阴等幕末时期的一代精英都被判了死刑。因为,这年是安政六年,故称为“安政大狱”。

吉田松阴身陷囹圄的时候,在致友人书中表示了他对日本前途的深切忧虑,他已预见到日本的将来只能寄希望于“草莽崛起之人”。

1860年3月3日,水户,萨摩的十八名脱离藩籍的武士趁着大雪,埋伏在江户城樱田门外,待井伊直弼的轿子到来时,突然冲杀出来。六十来名警卫人员因穿着笨重的雨衣斗笠,行动不便,未能挡住武士的进攻,井伊大老被刺伤,接着被拉出轿外斩了首级。这就是“樱田门外之变”。执政大老被杀这件事是史无前例的。从此,以“尊王攘夷”为口号的下级武士一跃而成了政治舞台上的主角。所谓“尊王”就是尊奉天皇,“攘夷”就是排外。这种思想本是实行锁国,维护幕府统治的理论。到了幕末,下级武士的“尊王攘夷”口号,却是用来反对幕府的。当然其中也有人是出自封建的排外主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的主流不能不是反对幕府封建统治和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革命运动。

尊王攘夷派在经济上得到了豪农豪商的支持,在政治上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幕府的反动统治和外国侵略者。长州藩的久坂玄瑞和土佐藩的武市瑞山是尊王攘夷派志士的领导人。他们撇开自己的藩主,进行超越藩际的联合行动。

首先,尊攘派志士不断对西方入侵者进行袭击。1861年5月,水户藩浪人十多人袭击了江户东禅寺的英国公使馆。1862年8月发生了“生麦事件”,即在神奈川的生麦村,四名英人因骑马穿越萨摩藩主的父亲岛津久光的出行的行列而被藩士杀死一人,刺伤两人。1862年12月,长州藩的高杉晋作、久坂玄瑞等放火焚烧正在江户品川兴建的英国公使馆,等等。这些袭击外国人的事件,一方面出自对外国入侵者的痛恨,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幕府施加政治压力。

其次,尊攘派在京都与公武合体派(主张天皇和幕府合作)及幕府的爪牙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他们一方面暗杀幕府官吏,用以威胁政敌。同时,还争取了出入孝明天皇近侧的青年公卿三条实美,以天皇的名义迫使幕府在1863年5月10日开始攘夷。这一天,在尊攘派据点长州藩的马关(也叫下关),由久坂玄瑞指挥,先后炮击了美国、法国和荷兰的军舰和商船。对外国的这些军事行动遭到了美国和法国海军的报复,武士组成的长州藩军一触即溃。为了对付更大规模的报复,藩政府启用高杉晋作负责马关的防守。

高杉晋作是吉田松阴的学生,与久坂玄瑞并称“松门双壁”,是尊王攘夷和倒幕的著名斗上。他到任以后,看到由武士组成的藩兵不堪一击,就打破了历来禁止武士以外的平民从军的传统,从农民、渔民、町人乃至贱民中招募了大量兵勇,并从身分很低的下级武士(如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中选拔军事指挥员,组成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奇兵队”。后来,在长州的武装割据和倒幕中这支部队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时,在京都的斗争激烈地进行着。公武合体派大名(主角是会津藩主松平容保、萨摩藩主之父岛津久光及土佐藩主山内丰信等)和幕府勾结起来,于1863年8月18日发动政变,把尊攘派公卿三条实美等七人、长州及各藩尊攘派武士共二千六百人赶出了京都。这批人南下大坂,由海路撤至长州,留在京都的也都转入地下。史称“八一八政变”。在土佐藩,著名的尊攘派领袖人物武市瑞山也被捕下狱,终至处死。土佐的吉村寅太郎、筑前的平野国臣等志士,先后在大和、但马起兵倒幕,但因势小力薄,脱离群众,最后都失败了。

为了从公武合体派手里夺回对天皇的控制权,长州藩尊攘派志士久坂玄瑞、真木和泉率兵入京,1864年7月19日,与守卫皇宫的会津、萨摩藩兵激战于皇宫禁门,不幸兵败,二人自杀,史称“禁门之变”。

长州藩在京都的军事行动,被视为“进攻皇居”的大逆不道行为。孝明天皇大怒,命幕府兴师问罪。8月,幕府下令西南三十五藩讨伐长州。也正在这个时候,英、法、美、荷四国组成联合舰队进攻下关。在三十五藩的军队和联合舰队的进攻下,长州藩先后向联合舰队和幕府投降。整个长州落的政权落入反动的俗论派的手里。尊王攘夷运动到此结束。

以下级武士和豪农豪商为主体的尊王攘夷运动,自1860年3月开始,到1864年8月结束,历时四年半左右。尊王攘夷运动是日本民族对于外国资本注义入侵的最初反应,也是在民族灭的威胁下,日本的先进分子在寻求民族出路方面所作的初步探索。他们终于从失败中领悟到,天皇、大名都是不可靠的;“攘夷”也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对日本的现状进行变以寻求新的岀路,都必须首先打倒幕府。于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倒幕派从尊王攘夷派中升华出来。从此,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

1865年1月,高杉晋作在林勇藏、秋本新藏、白石正一郎等豪农豪商阶层的支持下,率领奇兵队在下关起事,经过三个月的内战,夺取了长州的藩政权。此后,由木户孝允进行了藩政改革并起用精通西方军事的大村益次郎进行军事改革。同时,执行开国进取政策,在下关开港贸易,以其所得从英国购买武器,致力于长州藩割据政权的“富国强兵”。木户孝允当时曾说,“现在的长州也是为日本除灾灭病的法宝”。说明了他们准备依靠割据政权去对抗和打倒幕府,显示了倒幕派在政治上、策略上、组织上的日趋成熟。

在萨摩藩,下级武士出身的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等掌握了藩的实权,他们任用从英国归来的五代才助和松木弘安参与藩政,采取开国进取政策,积极进行对英贸易,并在英国的援助下开矿山、建工厂、扩充洋式军备,长州和萨摩两藩最后在坂本龙马、中冈慎太郎的斡旋下,于1866年1月由木户孝允和西乡隆盛代表两藩结成反对幕府的军事同盟。5月,萨摩的西乡隆与土佐的板垣退助又约定两藩将同长州一起举兵倒幕。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从尊王攘夷到倒幕
0

你也可能喜欢

插入图片

名言警句

师夷长技以制夷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历史年表

分类目录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