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

日俄战争的性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日俄战争的性质
0

在二十世纪初持续达十九个月之久的日俄战争,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在日本史的研究中有过争论。有的史学家认为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有的认为那时日本还没有形成为帝国主义,只能从国际上看是帝国主义战争,从日本国内看则不能这样说,等等。本书认为日俄战争是具有早期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第一、这场战争发生在帝国主义列强开始瓜分中国之时。第二、交战的日俄双方,背后都有其它帝国主义的支持,实际上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的武力较量。日本当时同英国结成军事攻守同盟关系,还有美国从旁支持。俄国则有俄法军事同盟,还有德国在后面支持。如果不是俄国一九〇五年革命制止了战争和英法两国同德国的矛盾加深,战争长期打下去,也许会扩大为一场世界战争。

从一八九八年至一九一四年期间,作为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帝国主义形成来看,日俄战争也无疑具有帝国主义性质。正因为这样,列宁才将日俄战争作为世界帝国主义新阶段的一个里程碑。从日本国内来说,产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完全形成并向帝国主义转变,是在一八九七至一九一一年这段时期里。能不能说,因为日本正向帝国主义转变过程中发生的日俄战争,就不算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呢?当然不能这样说。不论从世界史来看,还是从日本史来看,日俄战争都是发生在帝国主义形成的阶段。因而说它具有早期帝国主义性质,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日本资本主义形成的特点,如“政商”的早期垄断,以及军事封建资本主义和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等等,也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日本资本主义在向帝国主义转变的过程中,就显示了以军事垄断代替财政金融资本垄断的特殊规律。况且,日本资产阶级在日俄战争时,对于殖民地市场和资源的夺取,也是有强烈要求的。比如,一九〇一年日本创建的、以中国大冶铁矿砂起家的八幡钢铁厂,以及二十世纪初其它重工业部门的新建和扩充,都使得日本资产阶级对中国的矿产等资源更加凯觎。再说,当时日本纺织工业,极力追求扩大在中国和朝鲜的市场,特别是中国东北和华北的市场。尤其是二十世纪初,日本棉织品在中国东北等地的市场被美英所压倒。以当时日本棉布的重要出口地营口、芝罘(烟台)来看,一九〇二年两地进口的棉布,美国为一百六十九万八千匹,英国为三万六千匹,日本只有二万七千匹。日本棉织品在朝鲜的市场也远比不上英美。因此,一八九七至一九〇〇年处于萧条的日本纺织业,更是要打开局面,扩大中国和朝鲜的市场。日本要夺取这些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就要靠军事力量,来排除竞争者。所不同者,只是当时正面同日本冲突的不是英美,而是极力要以武力霸占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沙俄帝国主义罢了。日本的统治当局,也有人看出了这一点。在日俄开战时,日本政府的农商务大臣清浦奎吾就说:“盖今番之事决非仅因政治上的需要而启战端者,大力向中朝两国发展我国工商业,亦为主要着眼点。”“世人往往视日俄战局为两帝国主义之冲突,实即意味着日俄通商政策在中朝地方之冲突。”

当然,作为早期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日俄战争交织着帝国主义形成期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上的各种复杂矛盾,不能仅从经济扩张或有无资本输出着眼(特别是日本由于财力不足,正式的资本输出比较迟),因而必须全面地进行分析,才能正确地、切合实际地规定它的性质。


摘自《日本近代史》 第八章  早期帝国主义的日俄战争  第五节 日俄战争的性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日俄战争的性质
0

你也可能喜欢

插入图片

名言警句

师夷长技以制夷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历史年表

分类目录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