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末

和宫和笃姬的人生纠葛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和宫和笃姬的人生纠葛
0

1862年(文久2年)2月11日,在江户城内,举行了皇女和宫和幕府将军德川家茂的世纪婚礼,带着着朝廷与幕府的期望,和宫来到了江户,她即将踏入的是大奥。所谓大奥,这里除了一千多名宫女,还有二百多年的传统和繁文缛节,而统管这一切的是前代将军的正宫——天璋院笃姬。笃姬是萨摩藩人,嫁入幕府,因丈夫早逝而留在了大奥。笃姬这时的身份是比和宫年长11岁的婆婆,分别背负着朝廷与幕府荣耀的和宫和笃姬,立刻产生了强烈的对立。这是为什么呢?这还要从和宫生平说起。

1846年(弘化3年),孝明天皇之妹和宫生于京都,自小深受皇族教育,咏歌作赋,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15岁的时候,和宫收到了将军德川的求亲(1860年),其实这是幕府与朝廷的政治联姻。因为美国佩里率船来日,要求开港,不顾对外国人深恶痛绝的孝明天皇的反对,幕府迫于压力同意开国,为此,日本国内对幕府怨声载道。束手无策的幕府因此盯上了朝廷的权威,企图通过让天皇之妹和宫与将军德川成婚,平息众怒,稳定世局。但是,和宫却不轻易同意,因为早在和宫6岁时,就同比自己年长11岁的有栖川宫炽仁亲王定了婚约。再加上对出生以来就不曾离开京都的和宫来说,去江户就是凶险万分。然而兄长孝明天皇为了让幕府驱走外国船只,亲自出马劝说和宫,让她前往关东。即便如此,和宫还是迟迟不应允,最后,孝明天皇使出杀手锏,说了句狠心话:如果你拒绝关东的求亲,与有栖川宫结婚的话,我一定会反对的,你不如去当尼姑吧。和宫无奈只得接受家茂的求亲:为了天下太平,纵有万般不愿,迫不得已,只能答应。

1861年(文久1年),为了让幕府实践朝廷的意向,16岁的和宫终于来到了江户,在下嫁前,和宫向幕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嫁入江户后,起居用度全部沿用宫中风习。搬进大奥后,和宫的侍女有日记记载,风习不同,成为令和宫和笃姬困扰不已,产生对立的原因。据说因风习不同而引起对立始于一件小事,出嫁时和宫寄给笃姬的聘礼清单,收信人写的是致天璋院,直呼其名。对和宫来说,直呼比自己身份低的笃姬的名讳是理所当然的事。另一方面,笃姬企图让和宫遵守大奥的规矩,也就是说,没有听从和宫的沿用在京都宫中的习惯。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和宫走进房间,笃姬坐在有褥垫的上座,而和宫是下座,还直接让她坐在没有任何褥垫的地面。受此待遇,和宫的侍女日记有载:和宫公主看起来很失落,我们也找不到抚慰的话。

插话:宫中风习和武家风习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发型,宫中是垂发,武家是精致时尚,发髻会加入一些流行元素。因为当时幕府的财力比朝廷多很多,服装也更华丽更前卫。脸上的妆也不一样,宫中的打扮更白。否定风习就像是否定文化和自己的人格。

此后两人的对立愈演愈烈,双方都很倔强,互不退让,造成了和宫女官280人,笃姬宫女260人,大奥一分为二的局面。不仅大奥水火不容,江户城内也传得沸沸扬扬。幕府重臣胜海舟后来曾这样说到:和宫跟天璋院一开始关系非常恶劣,都是侍女的错,你这样我就偏那样,争来斗去,不可开交,以至于和宫跟婆婆笃姬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即使在这样婆媳之间针锋相对,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和宫都没有逃避:于君于民,我心甘情愿,化身武藏野之露,死有何足惜。和宫就这样在陌生的江户,与婆婆冷战着。

日后给和宫带来光彩的,是当初不心甘情愿嫁的丈夫德川家茂。与和宫同岁的家茂曾这样对家臣说道:自己真的想好好珍惜和宫,这样幕府就能跟朝廷和平共处,不是流于表面的相敬如宾,而是真真实实的亲密关系。家茂不顾自己将军的身份,尊称妻子为宫公主,把她视为皇女敬重万分。家茂的细心呵护逐渐融化了和宫冰冷的内心。婚后两个月,4月9日,和宫去观摩家茂骑马,两人顺势共度一晚。第二天,家茂好像想起什么似的突然来到大奥,给和宫带来了惊喜的礼物——金鱼。6月6日,和宫赋诗一首赠予家茂,家茂随后又送来了玳瑁髻子……就这样,两人的日常互动越来越多,感情也越来越亲密起来。除了和宫以外,家茂没有在立正室和侧室。

和宫和天璋院笃姬的关系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在将军别院浜离宫恩赐园,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和宫、家茂、笃姬三人正要下到庭院时,不知为何家茂的鞋子放在踏脚石的下面,和宫见状,立刻跳进庭院,把家茂的鞋子放上了踏脚石,这对于过去的和宫来说,是绝不可能做的事,现在的和宫懂得了体谅他人。据说,自此以后,和宫和笃姬的争斗彻底平息。习惯了大奥的生活并用心与身边的人交流的和宫,终于有了成人的样子。婚后一年有一天,江户城失火,和宫亲手描绘了当时的场景并寄给京都的亲人,坐在轿子里的是和宫,下面画的是受家茂之命,来探望的武士。左边描写的惊慌失措的侍女之间的对话轻松活泼,其中有一句:男人真是的,一点都帮不上忙,令人心急如焚啊。可见,和宫不仅想告诉家人自己的安危,还告诉他们自己在江户过得很愉快,这幅画流露了和宫真实的性格。然而,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

1863年,京都反幕势力越来越盛,德川家茂为了平息叛乱前往京都,此后事态持续发酵,家茂开始频繁往返江户和京都,硬撑太久染上了脚气病。家茂外出时,和宫为了祈祷他的平安,都会行500次拜礼,1865年,家茂临出发前问和宫想要什么伴手礼,和宫想要西阵的织物,没想到这是他们最后一次送别。1866年7月,家茂病逝在大坂,享年21岁,8月和宫收到了丈夫家茂的讣闻,伴随讣闻一起来的还有京都的西阵织。“唐织衣美饰空蝉,着绫着锦皆为君妆。锦衣玉帛无君赏,徒留空恨倍伤心”。结婚4年,夫妻相伴快乐的时光只有2年。

和宫与家茂本是为了巩固朝廷与幕府的关系而促成的婚事,现在已然失去了意义,和宫也不必再留在江户,但和宫却选择了留在江户。之后短短一年间,风云变化,幕府消亡,被当做朝敌的德川一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和宫夹在养育了自己的天皇家和下嫁的德川家之间进退两难,她这时为了守护德川家而努力着。鸟羽伏见战败,逃回江户的第15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为了讨好新政府,试图借与朝廷有关系的和宫进行和解。但面对一声不响贸然终结了幕府的庆喜的哭诉,和宫大为愤慨,拒绝相见。

中间为他们搭桥牵线的是天璋院笃姬。同在大奥却少有交流的和宫和笃姬,在家茂逝世后感情愈发深厚起来,因为笃姬也体会过婚后不久就失去爱人的痛苦,两位女人开始互相依靠。江户的一些旧幕府高层主张抵抗到底,但庆喜拜托笃姬和和宫共同拯救德川家。和宫曾在日记中这样描述当时的心境:如与朝廷一边,便是对德川不义;如若为德川尽义,便是于兄不贞,我怎么做才好呢?即便如此,我还是希望德川能以清白之名流于后世。此时的和宫已不再是当初下嫁时不情不愿的少女了,为了誓死守护夫家德川家族,她俨然长成了顽强的母亲模样。

和宫首先向新政府军写信谢罪,祈求能从轻发落:恳请怜悯臣女,切勿剿灭德川一族,德川家族如有不测,我岂可苟活于世。然而新政府军并没有停止向江户进军,庆喜已离开了江户,留在江户的幕臣也一筹莫展,只有胜海舟等人在为和解四处奔走。被留在失去首领的城内是几百名女性,在城内人心惶惶之际,和宫站出来说,为争取朝廷宽大处理,还请务必谨言慎行;如有异心者,便再无德川家。距总攻江户还有3天,新政府军已包围了江户,和宫和笃姬决定殊死一搏,笃姬给同为萨摩人的西乡隆盛写了一封信;和宫给已在江户城外扎营的新政府军总督写了一封信:请体谅吾意,诚请暂缓进军江户。

1868年4月1日,和宫得偿所愿,与新政府的和解成功,江户无血开城,免受战乱之苦。江户城毫发无损地交给新政府,德川一族的存续也得以确保,德川宗家受新政府命令搬去静冈。继隐居的庆喜继承家业的是丈夫家茂曾指定的继承人德川家达,年仅6岁。和宫在家达移居静冈前,一直在东京陪伴他,这个时期和宫日记里开始频繁出现家达的名字,和宫待他视如己出。1869年(明治2年),24岁的和宫回到了阔别8年的故乡京都,住在一个叫圣护院的地方,时常去泉涌寺为孝明天皇光格天皇等扫墓,也会去逛逛祇园节,去岚山赏枫叶,悠然度日,但她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个人(德川家茂)。

1874年,29岁的和宫再次搬到了东京,定居在能看到家茂沉睡的增上寺的地方。和宫与笃姬也久别重逢,据说两人一起去拜访胜海舟,在胜海舟家,竟然因谁来盛饭这件小事而吵了起来,胜海舟只好又拿出一把饭勺,说道:和宫公主替天璋院大人,天璋院替和宫分开盛不就行了吗?听完此言,两人不由得面面相觑,哈哈大笑起来。1877年,和宫在养病的箱根告别了人世,享年32岁。死后,按照她的遗愿,葬于增上寺家茂墓的旁边,和宫怀中抱着德川家茂的照片静静长眠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和宫和笃姬的人生纠葛
0

你也可能喜欢

插入图片

名言警句

师夷长技以制夷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历史年表

分类目录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