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十年的争论来看,两大派的意见都各有其合理的部分,也都有些缺陷。首先,主张“绝对主义专制王权论”的史学家们的根本论点,越来越得不到史实的支持。人们知道,欧洲封建社会末期出现的绝对主义专制王权,是一种过渡性的政权。它具有封建政权的实质,因而仍然维护封建制度,同时由于它主持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又具有早期资产阶级性质的一面。而最大的特点是,这种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工场手工业最发达、也是最后的一个阶段。由于它仍在维护或者说不可能废除封建制度,不断成长的资产阶级必然要起来原翻这种政权。因此,欧洲的绝对主义专制王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事实上也是这样,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暴力行动推翻了它,井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日本和欧洲的情况完全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时资本主义还处在幼苗阶段,新兴的资产阶级几乎没有形成,尚未完全走出商业高利贷资本阶段。工场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还不占统治地位。而工场手工业主要还是由批发行商业高利贷资本控制的家庭手工业,因而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日本明治维新后建立的近代天皇制政权,和欧洲绝对主义专制王权相比,没有共同的社会经济基础。尤其是绝对主义专制王权是要被资产阶级革命推翻的,它不可能长久地存在下去。主张“绝对主义专制王权论”的史学家们,在提出这一学说后,就没能解释这个问题。后来,这一派史学家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提出明治维新后出现的“自由民权运动”,是日本的“未完成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现在看来,提出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在于如何评价“自由民权运动”,更重要的是在于借此补充论证“绝对主义专制王权论”。此外,这一派史学家当中有人主张日本的“绝对主义专政王权”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时为止。有的甚至主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还继续存在“绝对主义专制王权”。
主张“绝对主义专制王权论”的史学家们,由于过份强调了明治维新的封建性,不仅对明治维新的性质把握不准,而且对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也容易估计过低。但是,不能不看到这一派马克思主义进步史学家,重视明治维新时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及其丰功伟绩,重视阶级构成和阶级斗争,并且揭露了明治维新后建立的天皇制军国主义体制,以及日本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具有军事封建性质,等等。这些都是符合历史真实和历史规律的科学成果。这一派史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卓有成效的。
摘自《日本近代史》 第四章 明治维新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节 关于明治维新性质问题的争论
本文链接:https://www.meiji-history.com/4048.html